《東漢觀記》中記載:「典作尚方,造意用樹皮及敝布、魚網作紙。元興元年奏上,帝善其能,自是莫不用,天下咸稱『蔡侯紙』。」樹皮、麻頭等對於人們是沒有使用價值的垃圾,蔡倫卻將其變廢為寶,造紙術也成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。以蔡倫為例,我們由此可以看出古人變廢為寶、化腐朽為神奇的智慧,那麼古人為什麼要物盡其用、變廢為寶呢?
一、礙於嚴峻律法的管束中國古人崇尚自然,十分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,雖然古代商品經濟不甚發達,但是古人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也不少,這些生活垃圾的處置都成了一個大難題,因為各朝各代的律法都有規定不能將垃圾隨意丟棄在街道上,其量刑之重,讓百姓不敢輕易犯禁。如《韓非子·內儲說上》曾記載,「殷之法,刑棄灰於街者」。
眾所周知,秦律嚴苛,即使是在垃圾管理這一方面也不例外,在《秦律》中有「棄灰於道者被刑」這一法律條文,其量刑沿襲了商法。即便是到了開放包容的唐代,隨意丟棄垃圾也是會被重罰的,《唐律疏議》中規定:「其穿垣出穢污者,杖六十;出水者,勿論。主司不禁,與同罪。」在這樣嚴苛律法之下,古人不敢犯禁,只能盡量減少垃圾,或者絞盡腦汁、想方設法的回收利用垃圾,將其變廢為寶。二、受到其中利益的驅動但是光有刑法震懾還不夠,還需要有利益的驅動,才能將垃圾變廢為寶。墨的出現,就是利益驅使所致,明代朱常淓《述古書法纂》中記載,西周「邢夷始制墨,字從黑土,煤煙所成,土之類也。」而墨的前身,是毫無價值的煤煙,不僅毫無價值,還會給人帶來煩惱,煤煙黏附力強,難以清洗,於是古人利用這一特性,將之加工成墨。
在古代文人看來,墨不僅是必需品,好墨對自己作品還有加持作用,對於他們來說「有佳墨者,猶如將之有良馬也」,所以好墨供不應求,如南唐制墨名家李廷珪的墨就讓時人感嘆「千金易得李氏之墨不可得」。不僅如此,古代不少文人有藏墨、品墨之嗜好,為此推動了以徽州為中心的制墨行業的發展,時至今日,徽墨之名依然如雷貫耳。墨的出現和存在,為古代墨工提供了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,而制墨名家更是從中獲利不匪。
不僅如此,還有人從垃圾處理回收中看到商機,以此為業,從中獲利,如唐代張鷟《朝野僉載》記載:「長安富民羅會以剔糞自業,里中謂之雞肆,言若歸之積糞而有所得也。會世副其業,家財巨萬。」這段記載說明了在唐朝是就已經有人從事垃圾回收的工作了,並且以此發家致富。
「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;天下攘攘,皆為利往。」正是受到龐大利益的驅動,使得古人將煤煙製成墨,也正是利益驅使,羅會以「剔糞」為業,從中獲利巨萬。也正是因為有利可圖,古人才會充分利用自己智慧,變廢為寶,將垃圾變為寶物。三、出於改善環境的目的很早以前,古人就意識到了垃圾對於自然環境的不良影響。據《隋書·庾季才傳》記載:長安城「漢營此城,經今將八百歲,水皆鹹鹵,不甚宜人。」同時他們也意識到了是因為數百年里人們的糞便、垃圾處理不當才導致的長安城地下水硝酸鹽含量增加,水質變差變咸,明代的袁黃《全農書》提到:「惟不收糞,故街道不凈,地氣多穢,井水多鹽。」
生活垃圾不僅影響了自然環境,還影響了居住環境,據《燕京雜記》記載:「人家掃除之物,悉傾於門外,灶燼爐灰,瓷碎瓦屑,堆積如山,街道高於屋者至有丈余,人們則循級而下,如落坑谷。」可見當時正是因為古人的處理垃圾不當,長期將垃圾堆於門外,造成居住環境惡化,出行不便。
在這種情形之下,人們不得不物盡其用,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,抑或是想方設法的將垃圾變廢為寶,從而減少垃圾產出,以達到改善環境的目的。四、源於農業生產的需要中國古代,農業是國家經濟的基礎,為了增產,古人可謂是絞盡腦汁。《詩經》中有相關記載:「荼蓼朽止,黍稷茂止。」說明當時已經認識到草木肥對於農業生產的幫助。但是光是這些還不夠滿足農業生產所需,慢慢的,人們也發現了不止有糞便可以肥田,生活垃圾也可以用來漚制肥料,在陳旉《農書》記載道:「凡掃除之土,燃燒之灰,簸揚之糠秕,斷藁落葉,積而焚之,沃以糞汁,積之既久,不覺其多。」不僅如此,還可以利用動物羽毛等漚制肥料,在王禎的《農書》中記載:「一切禽獸毛羽親肌之物,最為肥澤,積之為糞,勝於草木。」
這些生活垃圾不僅可以肥田,增加地力,還可以用在其他生產生活上,如《農桑衣食撮要》記載有:「諸色豆稈冬間可喂牛馬,損爛者留以種芋頭山藥。」而動物羽毛也另有用處,羽毛輕柔,可以用來篩選幼蠶,「蠶之初生,用鵝羽以拂之,乃置於篩。」而《氾勝之書》中則記載了蠶矢的另一種用法:「薄田不能糞者,以原蠶矢雜禾種種之,則禾不蟲。」以蠶矢包裹種子再進行種植,就可以有效防止蟲害了。
管中窺豹,從上面的例子里,我們可以看出,這些難處理的生活垃圾,對於古代農民來說是生產所必需的肥料、防蟲葯。而他們之所以絞盡腦汁將垃圾變廢為寶,是因為古代糧食產量低,迫於提高農業生產產量的需要,不得不想盡辦法用最低的成本來達到目的,而成本最低的甚至不需要成本的就是日常產生的垃圾了。五、小結綜上所述,中國古人們之所以要窮盡智慧變廢為寶,物盡其用,是因為他們對自然的敬意和愛護,出於改善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的需要,礙於律法限制、生產需求,又因為其中確實是有利可圖,所以古人會費盡心思讓其物盡其用、變廢為寶。
在物質快速發展、生產高速更新換代的今天,我們每日產生的垃圾多不勝數,雖然如今關於垃圾亂丟的處罰已不向古代那麼嚴峻,生存壓力也不如古代人民那般沉重,但是如果不能妥善處理,將垃圾進行有效回收再利用,從而使我們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,最終影響到我們自身。
參考文獻
[1]古人變廢為寶的智慧.
[2]我國農家肥的歷史及其成就.
[3]農桑衣食撮要
古人變廢為寶的智慧:以蔡倫為例,談談古人為何要物盡其用?
《東漢觀記》中記載:「典作尚方,造意用樹皮及敝布、魚網作紙。元興元年奏上,帝善其能,自是莫不用,天下咸稱『蔡侯紙』。」樹皮、麻頭等對於人們是沒有使用價值的垃圾,蔡倫卻將其變廢為寶,造紙術也成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。以蔡倫為例,我們由此可以看出古人變廢為寶、化腐朽為神奇的智慧,那麼古人為什麼要物盡其用、變廢為寶呢?
一、礙於嚴峻律法的管束
中國古人崇尚自然,十分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,雖然古代商品經濟不甚發達,但是古人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也不少,這些生活垃圾的處置都成了一個大難題,因為各朝各代的律法都有規定不能將垃圾隨意丟棄在街道上,其量刑之重,讓百姓不敢輕易犯禁。如《韓非子·內儲說上》曾記載,「殷之法,刑棄灰於街者」。
眾所周知,秦律嚴苛,即使是在垃圾管理這一方面也不例外,在《秦律》中有「棄灰於道者被刑」這一法律條文,其量刑沿襲了商法。即便是到了開放包容的唐代,隨意丟棄垃圾也是會被重罰的,《唐律疏議》中規定:「其穿垣出穢污者,杖六十;出水者,勿論。主司不禁,與同罪。」在這樣嚴苛律法之下,古人不敢犯禁,只能盡量減少垃圾,或者絞盡腦汁、想方設法的回收利用垃圾,將其變廢為寶。
二、受到其中利益的驅動
但是光有刑法震懾還不夠,還需要有利益的驅動,才能將垃圾變廢為寶。墨的出現,就是利益驅使所致,明代朱常淓《述古書法纂》中記載,西周「邢夷始制墨,字從黑土,煤煙所成,土之類也。」而墨的前身,是毫無價值的煤煙,不僅毫無價值,還會給人帶來煩惱,煤煙黏附力強,難以清洗,於是古人利用這一特性,將之加工成墨。
在古代文人看來,墨不僅是必需品,好墨對自己作品還有加持作用,對於他們來說「有佳墨者,猶如將之有良馬也」,所以好墨供不應求,如南唐制墨名家李廷珪的墨就讓時人感嘆「千金易得李氏之墨不可得」。不僅如此,古代不少文人有藏墨、品墨之嗜好,為此推動了以徽州為中心的制墨行業的發展,時至今日,徽墨之名依然如雷貫耳。墨的出現和存在,為古代墨工提供了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,而制墨名家更是從中獲利不匪。
不僅如此,還有人從垃圾處理回收中看到商機,以此為業,從中獲利,如唐代張鷟《朝野僉載》記載:「長安富民羅會以剔糞自業,里中謂之雞肆,言若歸之積糞而有所得也。會世副其業,家財巨萬。」這段記載說明了在唐朝是就已經有人從事垃圾回收的工作了,並且以此發家致富。
「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;天下攘攘,皆為利往。」正是受到龐大利益的驅動,使得古人將煤煙製成墨,也正是利益驅使,羅會以「剔糞」為業,從中獲利巨萬。也正是因為有利可圖,古人才會充分利用自己智慧,變廢為寶,將垃圾變為寶物。
三、出於改善環境的目的
很早以前,古人就意識到了垃圾對於自然環境的不良影響。據《隋書·庾季才傳》記載:長安城「漢營此城,經今將八百歲,水皆鹹鹵,不甚宜人。」同時他們也意識到了是因為數百年里人們的糞便、垃圾處理不當才導致的長安城地下水硝酸鹽含量增加,水質變差變咸,明代的袁黃《全農書》提到:「惟不收糞,故街道不凈,地氣多穢,井水多鹽。」
生活垃圾不僅影響了自然環境,還影響了居住環境,據《燕京雜記》記載:「人家掃除之物,悉傾於門外,灶燼爐灰,瓷碎瓦屑,堆積如山,街道高於屋者至有丈余,人們則循級而下,如落坑谷。」可見當時正是因為古人的處理垃圾不當,長期將垃圾堆於門外,造成居住環境惡化,出行不便。
在這種情形之下,人們不得不物盡其用,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,抑或是想方設法的將垃圾變廢為寶,從而減少垃圾產出,以達到改善環境的目的。
四、源於農業生產的需要
中國古代,農業是國家經濟的基礎,為了增產,古人可謂是絞盡腦汁。《詩經》中有相關記載:「荼蓼朽止,黍稷茂止。」說明當時已經認識到草木肥對於農業生產的幫助。但是光是這些還不夠滿足農業生產所需,慢慢的,人們也發現了不止有糞便可以肥田,生活垃圾也可以用來漚制肥料,在陳旉《農書》記載道:「凡掃除之土,燃燒之灰,簸揚之糠秕,斷藁落葉,積而焚之,沃以糞汁,積之既久,不覺其多。」不僅如此,還可以利用動物羽毛等漚制肥料,在王禎的《農書》中記載:「一切禽獸毛羽親肌之物,最為肥澤,積之為糞,勝於草木。」
這些生活垃圾不僅可以肥田,增加地力,還可以用在其他生產生活上,如《農桑衣食撮要》記載有:「諸色豆稈冬間可喂牛馬,損爛者留以種芋頭山藥。」而動物羽毛也另有用處,羽毛輕柔,可以用來篩選幼蠶,「蠶之初生,用鵝羽以拂之,乃置於篩。」而《氾勝之書》中則記載了蠶矢的另一種用法:「薄田不能糞者,以原蠶矢雜禾種種之,則禾不蟲。」以蠶矢包裹種子再進行種植,就可以有效防止蟲害了。
管中窺豹,從上面的例子里,我們可以看出,這些難處理的生活垃圾,對於古代農民來說是生產所必需的肥料、防蟲葯。而他們之所以絞盡腦汁將垃圾變廢為寶,是因為古代糧食產量低,迫於提高農業生產產量的需要,不得不想盡辦法用最低的成本來達到目的,而成本最低的甚至不需要成本的就是日常產生的垃圾了。
五、小結
綜上所述,中國古人們之所以要窮盡智慧變廢為寶,物盡其用,是因為他們對自然的敬意和愛護,出於改善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的需要,礙於律法限制、生產需求,又因為其中確實是有利可圖,所以古人會費盡心思讓其物盡其用、變廢為寶。
在物質快速發展、生產高速更新換代的今天,我們每日產生的垃圾多不勝數,雖然如今關於垃圾亂丟的處罰已不向古代那麼嚴峻,生存壓力也不如古代人民那般沉重,但是如果不能妥善處理,將垃圾進行有效回收再利用,從而使我們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,最終影響到我們自身。
參考文獻
[1]古人變廢為寶的智慧.
[2]我國農家肥的歷史及其成就.
[3]農桑衣食撮要